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世界濒危建筑重现昔日辉煌
一队队托着茶叶的马帮行进在古集镇中、一桩桩皮毛生意在火热交易……今天,随着中瑞合作项目沙溪复兴工程一期的完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世界濒危建筑沙溪寺登古集镇重现了昔日的辉煌。
沙溪寺登古集镇位于云南大理剑川县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从这座古集镇向西可进入"博南古道"和"永昌古道";向南经大理、楚雄进入"五尺道";向北经丽江西昌进入四川。唐朝以来,沙溪寺登古集镇又成了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布匹和西藏地区的皮毛、麝香、贝母、虫草通过马队的托运在这里进行着交易。据居住在该古镇的68岁老人欧阳成玉介绍,沙溪寺登古集镇鼎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初期,由于214国道公路的改道建设,沙溪寺登古集镇便开始衰落下来。2001年10月,沙溪寺登古集镇作为连接西藏、云南、四川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驿站,"有完备的古戏台、供来往于青藏高原商贾马队歇息的客栈、寺庙区和防御性寨门",被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列为"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
列入遗产名录的当时,寺登古集镇的古建筑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整个遗址面临着整体衰败、无意破坏和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威胁。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签定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古集镇保护项目-沙溪复兴工程。整个工程包括六个项目:古集市恢复、周边村落保护与开发、生态卫生、沙溪可持续发展、脱贫与地方文化保护、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等。工程总投资2700万元人民币。随后该工程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遗址脱贫的可持续实践"项目。
经过中瑞双方工作人员两年多的努力,目前,"沙溪复兴工程"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按照国际通用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原则,寺登古集镇四方街古戏台及两翼建筑、寺登东、南寨门、兴教寺古建筑群和古民居客栈等项目都得到完美修复和抢救,沙溪寺登古集镇逐步显现出茶马古道时的辉煌。今天,中国剑川沙溪复兴工程庆典在寺登古集镇四方街进行,来自瑞士的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施密特教授在考察完项目实施情况后说:"这是我见到的世界濒危建筑实施抢救修复最好的工程,我要感谢为此作出贡献的中瑞双方所有的工作者,是他们让茶马古道上的古集镇重放光芒。"
在实施抢救修复古建筑项目的同时,剑川县在国家、省、州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沙溪寺登街区自来水工程、生态停车场、强弱电管线入地、路灯等配套项目的建设。
据瑞士投资方负责人介绍,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联邦理工大学等多家国外组织将继续投资"沙溪复兴工程"二期工程,他们将和当地政府合作培训导游、建立合理的旅游设施、发放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寺登古集镇及周边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