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专刊:3年“赛茶农” 涌现百名茶“能手”

作者:陈佳裕 来自:海峡都市报 时间:2004-11-30
分享到:

    茶刊讯同轰轰烈烈的“茶王”赛不同,鲜为人知的安溪“赛茶农”,正被安溪人办成培养高级茶农技工的大学校。

    昨日记者从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获悉,该县连续3年在茶叶主产乡镇举办初制技术大赛,参赛者逾千,从中发现“制茶能手”百人,后者已被该县人事部门授予非公人才职称。

    学校办在赛场上

    3年前安溪县决定举办茶农初制技术大赛。据了解,赛事设计者的初衷,是提高安溪茶农制茶技术,使政府农茶部门推广的制茶标准能够深入人心,最终成为茶农自觉遵循的制作工艺。

    据有关人士介绍,选择赛事活动作为推广技术的载体,可以说是安溪人的一大发明。当时“茶王”赛已家喻户晓,但是每年赛者皆以茶商为主,茶农鲜有机会露脸,而茶农热衷赛事,于是决定借赛事形式,行技术推广之实。

    但是仅仅有赛事活动热闹的形式还不够,组织者于是请来人事部门,决定对其中的优胜者授给职称。如此一来,茶农参加比赛,图了“热闹还有收获”,这项活动终于深受广大茶农的欢迎,并最终演变成“没有校舍的技术培训大学”。   

    茶农比拼  胜过“茶王”赛

    安溪县茶叶初制技术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赛事由各茶叶主产乡镇自行组织,县里派出技术小组进行技术指导、推广,并担负赛事监督和审评。今年举办的已是第3届。

    据了解,该赛事举办时间一般为春茶季4月或5月,或者秋茶季10月前后。以今年为例,初制大赛于10月举行,在5个乡镇举办6场,有128人入选参加比赛,最终有36人获得“制茶能手”称号。

    举办赛事乡镇,据悉实行轮流制度。今年有蓝田、湖上、白濑3乡和剑斗、蓬莱两镇,其中蓝田举办两场,明年赛事将转向其他乡镇。

    有趣的是,据介绍,每当赛事开始筹备,即吸引众多茶农踊跃参与;比赛时赛场气氛十分浓热。按规定,参加的茶农须用同一种茶青,在同一时间同一气候条件下制茶,而评委人员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参赛者在何人家里制茶,并全程跟踪监督,直到制成干茶供给比赛用,整个过程费时3天,十分紧张刺激。

    据介绍,茶农荣誉感极强,对比赛结果十分在乎,由于参赛选手来自各村推荐,这些人本身在制茶技术方面就赫赫有名,因此竞争更是激烈。

   

    寓教于乐

    是目的所在

    安溪县茶管委办公室主任陈加勇先生说,比赛只是一种形式,寓教于乐才是这项赛事的目的所在。他认为,目前安溪茶质逐年提高,就是一个“最生动的说明”。

    记者了解到,安溪举办初制技术大赛3年来,平均每场赛事吸引茶农超万人。据介绍,他们在观摩中学得新技术要诀,审评结果公布后,他们更是借助胜出者的技术介绍,结合县里派出的技术人员讲解,从中掌握了系统的制茶新技术。

    陈加勇说,将初制技术比赛的赛场办成茶农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和接受的大学校,安溪还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若干年后,安溪茶农可望成为新一代涉茶高级技工,从而为安溪茶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天冷了,

    茶树也要保暖

    茶刊讯安溪茶农善待茶树。记者日前从安溪几个茶叶主产乡镇获悉,当地茶农在全年茶季基本结束后并不闲着,目前正想方设法给茶园浇水抗旱,同时给面临寒冬的茶树保暖。

    茶叶给安溪带来巨变,茶树立了头功,因而也被各界称作“摇钱树”。目前,安溪正遭遇旱情,这给刚经历秋茶和冬茶两季接连采摘的茶树保育带来不利。

    据了解,安溪广大茶农目前正自觉上山,在各自茶园忙碌。有的挑水浇浸茶园,防止茶园土壤板结;有的则给茶树杆部扎稻草,或用枝叶覆盖茶树根部,防止天寒时茶树受冻,影响明年春茶产出。此外据了解,安溪茶农利用目前闲季,部分茶农正给茶园除草,并整理茶园。

    据安溪茶科所有关人士介绍,茶树同其他一些树种一样,冬天也要休养(有称“冬眠”),而保持适当水分,并维持根部适当温度十分重要,特别是幼、老龄茶树更要保暖防冻。

    而所有这些“闲季不闲”的工作,都反映了茶农爱惜茶树、科学管种茶园自觉性的提高。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称如此呵护,将使明年安溪春茶量丰质佳,以不俗表现回报茶农呵护。

    溪茶价

    将回涨20%?

    茶刊讯安溪四大名茶价位可望于不久之后全面回升。此间监测显示,未来升幅约在20%上下,属季节性价位反弹,此后,茶价高位运行将持续至明年春节。

    据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继本月上旬安溪茶统价下降以来,安溪茶产地批发价保持适中价位运行已有时日。受元旦、春节节日购茶预期刺激,该公司根据市场监测资料对比往年价位变化规律,作出上述预测。

    据分析,今年茶商贮茶较之往年理性,许多茶商在秋茶面市收购茶叶时,基本做到量力而行,既考虑资金能力,又考虑营销能力,而不像往年大量囤茶,结果因为难以承受资金无法周转和销路不畅双重压力,而最终吃亏。

    了解得知,今年秋茶中的好茶大量集中在安溪当地茶叶大品牌大公司,目前市场保有量约占50%,他们将通过批发渠道向茶店茶行发售。而据悉,茶店自购的茶叶目前已基本售完,需要补足货源。

    产地批发价此次反弹,据预计将在12月中旬左右影响末端茶市,泉州、厦门、福州3茶市,受影响时间将有所提前,具体价位预测将是:越靠近节日,价位越多。最终的价位,取决于供求状况和具体茶质要求。

    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有关人士同时还认为,半个月后至明年春节,溪茶价位将保持坚挺,直到节后。

    安溪茶品包装不避“礼”

    大红“年货”包装袋即将上市

    茶刊讯安溪茶商革新观念,为适应买茶送礼者需要,决定对传统茶包装设计进行改革。新包装盒、包将突出显示“礼”字,有些大公司借此改革之机,还拟于明年春节印制大红“年货”包装,用作节日茶庄出售。

    安溪茶作为上等好茶,被购茶者用作茶礼,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据了解,长期以来茶商售茶却保持传统观念,避“礼”不谈,包装上千茶一样,不作功能细分,也不讲究文化品位。“一定程度影响了茶销售,和新消费群开发”。

    据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高金典介绍,最近该协会有关会员与他聚会,谈到节日售茶打算,有人提到“避礼”旧观念应破除,以迎合消费者需要,博得大家赞同。

    根据构想,今后部分茶包装物将显著突出“礼”字标记,满足有此要求的消费者需要。高金典先生更是设想,将印制一批标有大红“年货”字样的茶包装,作为该公司茶品进入各城市超市的“通行证”。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