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精蒲记:喝茶喝到安溪(图)
前些年一部《茶是故乡浓》将一批批广州人带往了广西茶园,而广州人阿屏却对铁观音情有独钟,农历寒露过后,约上一帮朋友驱车前往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安溪,一睹铁观音茶的庐山真面目。
产茶之地绝非平原沃土,好茶偏好长在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地带,人迹罕至的深山野岭,才是它理想的“居所”。山径崎岖,旅途颇费一番周折。望不尽的重峦叠嶂,绕不完的盘山土路,让人觉得目的地遥不可及。阿屏昏然欲睡之际,却看到层层阶梯状的茶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蔚为壮观
吹着山风,一行人走上一个小山坡,举目四望是一垄垄的茶树,一圈圈地围着小山,一直涌到山顶上。安溪西坪的茶山上,阿屏认识了一位上山收购的茶商天鹰茶业的陈贞奇。此君系潮州人,自小酷爱喝茶,越喝越高,越喝越贵,上了级别,再也下不来,因为茶瘾极大,他只好当了茶叶买手。而作为一个买手,他说平时就得注意饮食起居,免得影响味觉,因为去买茶的时候,卖家是不说价钱的,由得你喝,自己开价,如果哪天错把300元一斤的茶叶喝成3000元的买下来,那就欲哭无泪了。同茶叶打了26年交道的他自谦不会种茶,更不会制茶,而只会“弹”茶。“若不能挑出茶的缺点,这趟买卖的价钱肯定就压不低”。
“先从制茶的工序讲起吧”,老陈带着来客走进一家世代产茶的农户王全福的家。王全福说,制茶的第一步,自然是茶叶的采摘了。采摘时,茶叶的嫩度、柔软度、色度、匀度、梗长度均要准确把握。他说,铁观音一年可以采5季,春夏暑秋冬,但尤以秋茶风味最好,也最耐存。采秋茶会在秋分后5天进行,一直持续25天左右,最好的茶在农历寒露前后5天,称为“桂花寒”。采摘时间在中午11时至下午4时之间,因为这时候有一点北风,不会太热,茶叶会较干身,制出的茶才会味更浓。
采摘来的青嫩茶叶不能堆积在一起,以免时间过长而升温,产生化学变化。茶农将它们平铺在尺寸统一的圆形竹筛,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架子上。紧接就要“晒青”,这道程序也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晒青”之后,依然盛放在通风的茶棚里,为的是“凉青”。隔一段时间,再把茶叶倒进可密封的圆桶状竹具,来回翻滚,名为“摇青”。此时,原本就香气洋溢的茶房,更是释放出阵阵沁人肺腑的浓香,几欲将人熏醉。
进入“炒青”阶段了。炒青灶的造型很独特,像一个横置的大铁瓮,端口朝外,带有类似风扇的转叶。把茶叶搁进去,顺时针搅拌几分钟,再逆时针翻摇,茶叶就纷纷倒了出来。经过一番筛摇、揉捻,把叶片中的枯残部分滤出,清除杂质。然后就是反复的“包揉”、“烘焙”。单单“包揉”这道工序,就要二三十遍以上。茶叶用好几层布包裹起来,借助机器的力量,把它揉成密度极大的球状物。看起来比足球还小,拎起来好重!据说有十来斤。包揉得越紧,制出来的茶叶就越香。最后,再放到温度适中的烘烤箱里转个三五个钟,这就即将大功告成,整个过程长达三天,而且一气呵成。
阿屏此次一游,对茶叶加深了解,回来之后明白六七斤的新鲜山茶只可以制成一斤的茶叶,以后品茶也不忘品出这份甘甜。
图:老陈向阿屏介绍茶叶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