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茶商的“新陈掺和法”
作者:周洁 樊华 来自:江苏经济报 时间:2006-04-08
“只有新茶卖,没有陈茶卖”这是近日记者在南京长虹路几家茶叶批发商那里得到的回答。不久前,记者曾在这里还看到大量陈茶销售,如今陈茶一下子就没了踪影,不免令人生疑。
在虹飞茶叶市场,记者发现,不少茶叶店里的散装茶叶几乎清一色贴了新茶标签,没看到有陈茶卖。由于大多新茶都是散装置于容器中,茶叶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盒装、袋装茶同样也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究竟是陈茶还是新茶,消费者真假难辨。
东源茶庄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仅剩极少量的陈茶,现在上市的都是新茶,广西的碧螺春58元/斤,福建毛尖30元/斤,四川碧螺春130元/斤,本省的新茶由于目前上市量小,价格更贵一些,像苏州的碧螺春要卖到168元/斤。在另外一家茶叶店,店老板说他们的苏州碧螺春230元/斤,168元根本就买不到新茶,记者再问之间差价的原因,老板不愿意透露,只是强调168元肯定不是新茶。
记者问了几位附近的居民。据一位姓王的先生讲,这里很多新茶其实都掺和了旧茶来卖,多数消费者是外行,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几天前的一个傍晚,他亲眼看到一个茶叶店老板把两袋新茶和陈茶摊在地上掺和。他的一位卖茶的朋友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新茶和旧茶价格相差大,旧茶掺合的比例越高,利润也越高,一般掺和比例为30%~50%,不懂茶的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例如正宗的四川竹叶青价格为350元/斤,而掺了30%比例陈茶的“新茶”价格低于200元。还有的不法茶商竟然还昧着良心在陈茶中掺入石灰粉,以充当新茶的白毫以假乱真欺骗顾客。
在下关茶叶市场,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