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陈年普洱茶为假货?探访普洱茶
业界的争论会使消费者对普洱茶持怀疑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普洱茶又恰好缺少一套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究竟哪种普洱茶好,商家和业界人士各有各的理。消费者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大多是冲着品牌购买。但一些知名品牌因为品牌保护措施不健全,也被人假冒。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普洱茶,主要存在以下情况:破烂不堪的陈旧包装纸;仿制各种过时的商标、图案;人为伪造“陈化”的种种痕迹;杜撰各种茶的历史,编造年份,以达到抬高价格的目的。
在今年连续的“三节”期间,普洱茶市场再次遭遇“倒春寒”。
近日传出北京市场中的陈年普洱茶95%为假货。这是普洱茶市场传出“广东、北京两地95%普洱茶为假货事件”后第二次传出此类说法。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普洱茶近几年销量上不断上升,甚至一度超越铁观音。但自传出假普洱茶的消息以来,普洱茶市场确实出现急速下滑。
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的雨露茶文化中心小有名气。在这里,来自台湾的茶艺教授谢平焦虑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太乱了!许多茶友告诉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真正的普洱茶,有乱标年限的,有乱说产地的……真的都快变成假的了。而且这些茶友大多是慕名而来,少有熟悉普洱茶道的。这样下去,如果再不加强管理和规范,普洱茶市场就会被毁了。”
谢教授还认为,姑且不论95%这个数字是否属实,既然有这个说法传出,就证明北京的普洱茶市场存在假货现象,并且需要规范。
就普洱茶市场的真假货情况以及陈年普洱有没有收藏与饮用的价值等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部分经营、收藏普洱茶30多年的行家及普洱茶的爱好者。
目击马连道:记者走访北京最大的茶叶市场———
马连道。在这里,记者随意走进一家茶叶店,就能在普洱茶专柜里看到各类普洱茶,有生态、有机、野生、野放、早春、谷花等名目。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如饼茶、沱茶、方砖茶等,令人眼花缭乱。
一些茶叶专柜的销售人员介绍,他们每月茶叶的销售中,普洱茶占了七八成。普洱茶价格高的,每公斤上千元。
一位正在柜台前踯躅的消费者马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在电视上常常能看到普洱茶卖到高于黄金的价格。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栏目里听专家说,普洱茶属于发酵食品,喝的是微生物,更听说普洱茶可以减肥、降血脂。但因为在东北,卖普洱茶的地方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北京,他想捎回去一些,但又听说假货特别多,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马连道,记者发现这里建有一个专门经营普洱茶的专业茶都。在其中一家店铺,记者停留短短20分钟,就陆陆续续进来四五位顾客,点名要陈年普洱茶,但对年份种类又说不清楚,只是一味强调要“陈年的”。在得知没有他们要的“ 陈年茶”后,他们干脆买了一大包新茶饼回家“收藏起来”。当日的销售主管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普洱茶被炒得很热,一般人对普洱又不是很了解,只会跟着媒体炒作走。”这位销售主管还说:“虽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偏激,但现在市面上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陈年普洱,只不过是一些云南陈茶罢了。”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同是4个年份的普洱小沱茶,每公斤的差价竟然高达500余元。最便宜的报价是40元,而最贵的已经达到560元以上。
一位姓刘的茶商告诉记者,小沱茶是压制茶,本身不易鉴别茶叶的优劣,部分茶商用碎茶、茶末压制小沱茶,外面再铺上一层茶条,一般不冲泡的,即使连茶商都很难判断优劣。刘先生告诉记者:“一般小沱茶的零售报价如果在每公斤8 0元以下,消费者购买时就要小心了。”
该茶商还表示,现在,普洱茶处于消费关注热点的情况下,不仅造就了一大批不成熟的消费者,还造就了一大批不成熟的商家。因为没有门槛限制,在利润的吸引下,不少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也上马生产普洱茶,甚至不少对普洱茶知之甚少的人也来销售普洱茶。
行家观点:
茶艺师苏瑾是一位普洱茶的爱好者。她品过许多不同年份的普洱,也积累了自己的心得。对所谓的真、假普洱之说,她不以为然。她反问记者,什么是真与假?“假”应该是指无良厂家的产品冒充别人的产品,但就茶叶来说,没有什么真假之分,只有质量高低的区别。“我认为普洱茶和其他茶叶一样,只是一种饮品。”她说,为了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消费者识别普洱茶品质好坏的能力,首先应当抓好普洱茶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教会消费者怎样去选购、贮藏和饮用普洱茶,让他们明明白白地消费。普洱茶的品质不能单以年份来定位,它的价值是以色、香、味来体现的。其优良的品质特征是由优良的原料、合理的加工工艺、科学的贮藏方法三者完美结合而形成的。
有30多年普洱茶经营、收藏经验,来自台湾,目前在北京经营运丰茶艺馆的宋嵩认为,普洱只有“好”与“次 ”之分,并不存在什么“真”与“假”。他说,业界的争论会使消费者对普洱茶持怀疑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普洱茶又恰好缺少一套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究竟哪种普洱茶好,商家和业界人士各有各的理。消费者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大多是冲着品牌购买。但一些知名品牌因为品牌保护措施不健全,也被人假冒。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普洱茶,主要存在以下情况:破烂不堪的陈旧包装纸;仿制各种过时的商标、图案;人为伪造“陈化”的种种痕迹;杜撰各种茶的历史,编造年份,以达到抬高价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