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用上高毒农药 戳穿茶叶质量欺诈5招数
作者:孙燕明 来自:中国消费者报 时间:2005-06-29
假冒碧螺春铅含量竟然超标60倍!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在对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送来的几十批碧螺春茶叶进行检查时,发现该批次的茶叶中铅、铬等重金属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而日前,北京质监部门公布的茶叶检测结果显示,又有两种产品铅含量超标。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茶叶质量的极大关注。
茶叶使用着色剂可通过感官分辨
全国供销总社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于观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没添加着色剂的茶叶外观色泽柔和、鲜艳,添加着色剂的茶叶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用开水冲泡茶叶后,没有添加着色剂的茶叶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添加着色剂的茶叶看上去发黄发暗,像陈茶的颜色。消费者可将茶叶碎末放在白纸上反复摩擦,如在纸上留下各种颜色痕迹,说明使用了着色剂。还可取茶叶少许加入三氯甲烷,如果三氯甲烷呈现蓝色或绿色,表明茶叶掺入了蓝靛或姜黄等着色剂。
某些商贩以旧茶冒充新茶
6月20日,记者来到北京市马连道茶叶市场,在这里明前茶的销售价格相差悬殊,最便宜的明前茶每500克30元,而最贵的明前茶每500克卖到3000多元,而专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大量假冒明前茶。北京京徽茶叶经销处总经理胡洪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叶尚无全方位、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将茶叶分成6级18等。某些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便采取欺诈手段,将低级茶标成高级茶销售,比如将3级茶当成1级茶卖。喝茶讲究喝新茶,新茶与旧茶的价格相差50%以上。每年五六月是新旧茶交替的时间,有些商贩将新旧茶叶掺和在一起销售,在茶叶筒的表层或者上半部放新茶,而在下面放旧茶。
有些所谓的有机茶使用了高毒农药
胡洪华透露,有些所谓的有机茶实际上使用了高毒农药,又使用米粉、米浆给茶叶造型和增重,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茶因外形美观而销路很好,导致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目前国际有机食品运动联合会制定的有机茶标准有100多项,其中对茶园的土质、水质、空气,茶叶的采摘、加工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无害化要求。截至2004年底,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基地仅有12.3万亩。
普通茶叶冒充名茶现象司空见惯
记者对北京茶叶市场进行调查时了解到,很多茶叶外包装盒非常精美,印有“极品西湖龙井”、“特级有机茶”、“特级碧螺春”等字样。一位茶商告诉记者:“目前在很多城市可以购买到印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名茶原产地标记的包装盒,无论是普通包装还是精美豪华包装都可以买到。”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名茶施行原产地域保护制度,名茶生产者必须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记。”于观亭强调,由于原产地域产茶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个别茶农就从外地购置新鲜茶叶,并以原产地名茶的工艺炒制,销往各地市场。因此,消费者选购茶叶最好到专卖店购买。
凭感官无从分辨农残和重金属是否超标
按照《茶叶卫生标准》规定,每1000克茶叶铅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紧压茶为3毫克,铜含量不得超过60毫克,锑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紧压茶为0.4毫克。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每千克均不得超过0.2毫克。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消费者凭感官对于茶叶农残和重金属是否超标无法分辨,但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茶叶是以饮用茶汤的方式进入人体,不应简单地将茶叶鲜叶中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等同于茶汤中的残留量。”于观亭解释说,茶叶中的铅在泡茶时的浸出率约为10%至20%,按照每天饮茶13克这一最大饮用量,假设这些茶叶铅含量全部超标,浸出率按30%计算,这样茶汤中铅的含量每升仅30微克,仍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升饮用水中铅的限定值50微克的标准。
茶叶使用着色剂可通过感官分辨
全国供销总社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于观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没添加着色剂的茶叶外观色泽柔和、鲜艳,添加着色剂的茶叶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用开水冲泡茶叶后,没有添加着色剂的茶叶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添加着色剂的茶叶看上去发黄发暗,像陈茶的颜色。消费者可将茶叶碎末放在白纸上反复摩擦,如在纸上留下各种颜色痕迹,说明使用了着色剂。还可取茶叶少许加入三氯甲烷,如果三氯甲烷呈现蓝色或绿色,表明茶叶掺入了蓝靛或姜黄等着色剂。
某些商贩以旧茶冒充新茶
6月20日,记者来到北京市马连道茶叶市场,在这里明前茶的销售价格相差悬殊,最便宜的明前茶每500克30元,而最贵的明前茶每500克卖到3000多元,而专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大量假冒明前茶。北京京徽茶叶经销处总经理胡洪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叶尚无全方位、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将茶叶分成6级18等。某些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便采取欺诈手段,将低级茶标成高级茶销售,比如将3级茶当成1级茶卖。喝茶讲究喝新茶,新茶与旧茶的价格相差50%以上。每年五六月是新旧茶交替的时间,有些商贩将新旧茶叶掺和在一起销售,在茶叶筒的表层或者上半部放新茶,而在下面放旧茶。
有些所谓的有机茶使用了高毒农药
胡洪华透露,有些所谓的有机茶实际上使用了高毒农药,又使用米粉、米浆给茶叶造型和增重,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茶因外形美观而销路很好,导致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目前国际有机食品运动联合会制定的有机茶标准有100多项,其中对茶园的土质、水质、空气,茶叶的采摘、加工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无害化要求。截至2004年底,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基地仅有12.3万亩。
普通茶叶冒充名茶现象司空见惯
记者对北京茶叶市场进行调查时了解到,很多茶叶外包装盒非常精美,印有“极品西湖龙井”、“特级有机茶”、“特级碧螺春”等字样。一位茶商告诉记者:“目前在很多城市可以购买到印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名茶原产地标记的包装盒,无论是普通包装还是精美豪华包装都可以买到。”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名茶施行原产地域保护制度,名茶生产者必须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记。”于观亭强调,由于原产地域产茶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个别茶农就从外地购置新鲜茶叶,并以原产地名茶的工艺炒制,销往各地市场。因此,消费者选购茶叶最好到专卖店购买。
凭感官无从分辨农残和重金属是否超标
按照《茶叶卫生标准》规定,每1000克茶叶铅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紧压茶为3毫克,铜含量不得超过60毫克,锑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紧压茶为0.4毫克。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每千克均不得超过0.2毫克。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消费者凭感官对于茶叶农残和重金属是否超标无法分辨,但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茶叶是以饮用茶汤的方式进入人体,不应简单地将茶叶鲜叶中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等同于茶汤中的残留量。”于观亭解释说,茶叶中的铅在泡茶时的浸出率约为10%至20%,按照每天饮茶13克这一最大饮用量,假设这些茶叶铅含量全部超标,浸出率按30%计算,这样茶汤中铅的含量每升仅30微克,仍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升饮用水中铅的限定值50微克的标准。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