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日本看茶业
二零零四年国庆期间,我随安徽天方茶业集团董事长郑孝和、副总经理王小春先生一起赴日本,考察日本茶叶的发展状况并就引进世界先进的全自动茶叶加工设备进行论证。我们此行的目的很清楚,了解日本茶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努力推动本土茶叶产业化发展,同时使天方集团从意识、技术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将天方打造成中国茶叶界的隐型冠军。
说句实话,没有到达彼邦之前,我对日本的茶叶发展历史并没有很深刻的认知。在我印象里日本原先是没有茶叶的,是由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于唐代到中国民间交流,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在寺院附近精心栽种,据说曾得到了当时的嵯峨天皇的称赞。
此次接待我们的是日本友人佐藤靖夫、佐藤哲也先生曾经任职于日本呵呵有名的丸红贸易公司。尤其是年届八十的佐藤靖夫先生,曾任丸红贸易驻京首席代表,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佐藤老先生老骥伏枥般热忱兼任了我们此次在日本的全程翻译。此后的十天时间里,二位佐藤先生则使我们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素养,也明白了丸红为什么能成为闻世的贸易公司。
班机抵达日本后,我们马不停蹄的冒着淅淅小雨赶到了东京并走马观花的逛了逛银座,翌日早晨便整装出发赶到了日本的产茶重地静冈县。由于区治称谓不同日本的“县”是要比国内的“市”大的,通常是县底下才有“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静冈当成日本的一个省份。
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
日本茶叶主要集中在静岗、鹿儿岛、三重3个主产县。这3个县的茶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4%,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岗县茶园面积占全国41.7%,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国家的茶叶研究机构、茶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著名的茶文化及茶旅游设施多分布于此,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茶叶经济特色。
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传统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目前销量已超过矿泉水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而见诸于无处不在的自动贩卖机中。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日本的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产地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日本的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2.1%,且茶园普遍施行秸秆还田、行间覆盖、安装防霜设施等措施,所有茶园整齐划一、叶色绿、叶层厚、单产高,全国平均单产每公顷高达1440公斤,是中国开采茶园平均单产的近3倍。另外日本茶叶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包括田间耕作、施肥、植保、采摘、运输以及加工、包装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单人的茶叶生产成本得到了极大降低。
解读日本茶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茶界对于日本茶业的发展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主要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现今的日本茶业与中国茶业走的路子大庭相径,互不干扰;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日本茶业与中国茶业发展的吻合程度很高,日本茶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茶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指导意义。
在甄辨这两种声音之前,我们其实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日本茶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此番有机会去了日本,我以一个营销人的角度解析日本的茶业核心竞争力则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日本的茶叶文化。虽然日本的茶叶是由中国流传而至,但是这并没有阻挠勤奋的日本人将神州嘉木的文化在东瀛越绎越纯,大显青出于蓝之势。在日本,无论是茶道、茶文化或者跟茶有渊源的地理人文景观甚至茶产品都受到尊仰,在日本随处可以发现人们对茶的那种由衷的感激,这种潜意识图腾在中国如今只能偶尔在专家学者和茶界骄子眼中偶拾。
无论是在静冈或者富士山或者抹茶的发源地京都宇治,关于茶文化、茶知识的传播随处可见,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茶文化传播才使得日本的上古茶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反思一下国内,除了偶尔的一些专业茶叶博览会能涉及到茶叶文化知识的传播外,是很罕见人们对于茶叶的痴迷和醉心的。
其次,日本的茶叶加工技术不容小觑。日本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是很紧张的,昂贵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日本的茶叶种植、采摘等工作基本都是由中老年人来完成的。而年长者由于生理限制,如果使用机械化程度低的操作方式来从事茶叶生产,诸多不便就会暴露出来,同时会降低茶叶的生产效率。
在日本,出租车司机同样以中老年人为多,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茶叶的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势必会造成茶叶消费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从而进入恶性循环而进一步遏制了真个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业深加工使茶叶相关产业日渐成熟。在日本,茶叶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可以开一间小超市,包括茶叶饼干、冰激凌、糕点、洗手液、饮料、卷烟、工艺品等等,琳琅满目。
再次,茶叶产业链中的服务链也使得日本茶叶更具竞争力。日本茶叶制品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包装设计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日本的茶叶产品经设计师画龙点睛后往往更有层次感,也促使产品的品牌价值飙升,中国这样的茶叶发源地都没有把茶叶制成让人爱不释手的工艺品,而日本却做到了,于是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会忽略价格因素。
对中国茶业发展的启发
健全产品结构是中国茶业企业的首要问题。这也要求中国茶叶企业经营者对茶叶作为商品的存在形态要有深刻的转变。茶叶除了牙状、叶状还可以是粉状、片状,茶叶制品既可以用开水冲泡也可以用冷水冲泡,茶叶不只是饮品还可以是啤酒、香烟甚至洗衣粉,茶叶深加工是未来茶叶企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解决中国茶叶包装粗制滥造的形象是中国茶叶企业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不是靠茶叶企业自己就可以解决的,有时必须借助专业公司的力量。
最后需要解决的茶叶营销过程中的过度松散问题。在中国的多数企业销售茶叶大致是这样一个流程:从农民处收购茶叶——印制包装——到各地区的专业茶叶市场或者通过代理商——零售或者进入KA及小茶叶店。像天方茶业这样的数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有专业的物流公司和各地办事处,有自己的品牌直接进入终端的企业屈指可数,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具有真正运作专业市场的能力。
虽然目前的反日情结很重,但笔者看来日本的茶业发展轨迹对中国茶业发展有教育意义。日本经济的超常发展也使日本茶业的发展进程加快,目前的日本对茶叶的理解又从快速消费品回归到了真态营销阶段,而日本茶道也不该是简单的抹茶茶道,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日本将会恢复对传统茶的开发,传统茶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阶段日本茶叶消费市场的主宰。而目前的中国比将经历这个过程,即未来的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将出现传统茶和快速消费品茶叶齐头并进的局势。
吾国泱泱,文明传扬。希望中国的茶文化真正能够成为茶叶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希望中国的茶叶经济阵列能够出现真正的世界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