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破“壁”而出正当时
地处秦巴地区的十堰市,茶叶、魔芋、山野菜等生态有机农业产品俏销大江南北。然而,当其商家欲进军国际市场时,却遭受到“绿色壁垒”的阻挡——
一
不久前,十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武当山珍系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6个获得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品牌单位,湖北双竹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牌的单位,被通报表彰。
市委副书记王铁军说,这是十堰市委、市政府为激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打破“绿色壁垒”而采取的举措。
十堰市农业局局长沈康荣指出,十堰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山区,是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形成了天然的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区,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必需的土质、大气、水质等条件优越,得天独厚。
出于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把握和对市情的认识,十堰市近年来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建设机遇,咬定有机农业不放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两年前,市里出台了“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目前,茶叶、魔芋、山野菜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已达500万亩,竹溪“双竹”魔芋面条、“龙峰”绿茶、郧县“白羽乌鸡”、武当山珍等一大批特色品牌,先后获得绿色食品称号。
然而,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去年农产品出口800多万美元,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很大,个中缘由除生态有机农业产品规模过小、结构单一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遭遇了“绿色壁垒”。
二
何谓“绿色壁垒”?
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名,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农产品、纺织品和一些轻工产品。
在我们身边,几乎天天发生着出口货物在“绿色壁垒”前碰壁的事件。
如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纽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茶叶出口也受到“绿色壁垒”。资料显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每公斤仅值1至2美元,比斯里兰卡茶叶低六成多;由于担心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污染超标,欧洲已削减了对中国茶叶的进口,过去两年减幅超过37%。
十堰企业遭遇“绿色壁垒”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武当山珍系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开发生态有机食品的企业,但去年之前,由于没有获得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认证,出口几乎为零。去年,该公司一手抓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工、运输,一手抓国际质量认证,最终使黑木耳、香菇等八个产品获国际有机ECOCERT标志认证,销售价格增长30%左右,出口订单也纷纷而来。该公司经理刘群群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分别与美国、日本两家公司达成了出口协议,国际质量认证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三
谈到如何应对“绿色壁垒”的阻击,王铁军说,十堰在这方面已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生态环境优良,有机农业基地基础牢固,形成了一批有机农业品牌,一部分产品获得出国“绿卡”,等等。
但他同时也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打破“绿色壁垒”得靠硬措施——
首先得打破思想观念上的壁垒。一些人认为,“绿色壁垒”离我们还很远,现在考虑为时尚早,再说,发展有机农业投入相应增加,不划算。很多企业、农户都没有从传统农业的桎梏中跳出来,闭关自守,小打小闹。
其次,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扶持发展茶叶、魔芋、山野菜等绿色产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指导农户和企业进行规范化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等,实现与国际接轨。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强制性技术检验标准,限制甚至惩罚不按国际标准操作的企业。
另外,企业在提高绿色生产水平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早日拿到出国的“绿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早日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据了解,房县聚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木耳等产品在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后,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去年公司成立仅8个月,完成耳菇出口548万美元,几乎占了十堰市农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实现外贸出口250多万美元。竹溪县的有机茶、薇菜、魔芋精粉、魔芋面条等有机农产品今年出口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与去年同期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可见,“绿色壁垒”并非没有攻克它的办法,只要早做准备,应对得当,我们相信,十堰有机农业产品一定能大批挺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