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千里追踪假龙井

作者: 来自:新华网 时间:2004-08-20
分享到:

    进入3月以来,贵州各产茶区陆续进入春茶采摘时节,大批省外茶商也随之入黔,大量收购春茶。数日后,身价倍增的“龙井新茶”赫然在全国各地现身。然而,在龙井茶的原产地浙江,茶树才刚刚抽芽。
    记者最近从贵州开始采访,远赴安徽、浙江,千里追踪,大致勾勒出一幅假龙井从生产到流通的路线图。

    茶商自白:5个人收了2.5万公斤仿冒龙井

    晴隆县是贵州省著名茶乡,盛产扁形茶。今年3月1日,35岁的浙江茶商梁利根从江苏来到晴隆,他与另4位同乡一道,在3月5日春茶上市后的十多天内,收购了2.5万公斤茶叶运回浙江。

    梁利根在贵州收购茶叶已有10年,今年,他在晴隆买了1500多公斤假龙井,均价在100元到120元之间。“其他几个老乡收的‘龙井’每人都超过5000公斤。”他说。

    3月21日,梁利根转到湄潭县收茶,在当地田坎镇,他租用陈波、陈江兄弟的制茶厂加工茶青,将成品运到江苏。

    “贵州的小叶茶品种与龙井类似,早些年只收茶青,找浙江师傅过来加工成‘龙井’。现在,当地茶农已学会了炒制技术,只需将成品茶拿回去拼配就行了。”梁利根说。

    据了解,外地茶商入黔收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尤以浙、皖、闽、苏茶商为最多。

    位于县城边上的“西南茶城”是湄潭最大的茶叶交易场所,除30多户固定门面外,每逢集日,四乡八里的茶农都聚集在这儿摆摊。3月25日,记者在茶城遇到十几位来自安徽的茶商。

    茶商杨德余并不讳言:“什么品种的茶我们都收,比如,用龙井技术加工的小叶种扁形茶,浙江人拿去当龙井卖,卷形茶在江苏作为碧螺春卖,黄芽在安徽当作黄山黄芽卖,广西人收针茶去作花茶的原料茶。”

    今年初,两名浙江茶商千里迢迢拉来10台机器,找到湄潭县茶叶总公司总经理张中兴租用场地制茶。“据我所知,他们做的是所谓‘新昌大佛龙井’。”张中兴说。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长山乡石门村茶商许财富今年42岁,他承包了湄潭茶场的700亩茶园,准备大干一番。“今年刚刚接手茶场,产量很低,我自己试着炒了几十公斤‘龙井’,早上才寄回金华,充浙江龙井绝对没有问题。管理好一点,过两三年产量应该很可观。”

    春茶季节,邮局最大宗的业务是茶叶

    据了解,多数假龙井通过邮寄销往外地。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是湄潭县春茶出产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内,湄潭县邮政局最大宗的业务就是处理寄往外地的茶叶。

    3月26日,记者在湄潭县邮政局看到,营业大厅内到处是等待邮寄的茶叶。该局封发股股长曾泰说:“一般来说,清明前开始有少量的茶叶邮寄,春茶上市后,最多时一天要处理几百件,分别发到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北京、成都、重庆等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安徽省繁昌县邮政局峨桥支局同样业务繁忙。4月5日,记者采访了该局支局长杨良军,据他介绍:“春茶上市前后,每天运到的茶叶都在600件以上,昨天是900多件,从贵州邮寄来的茶叶占15%左右。以平均一件30公斤计,一天的进货量就是4000多公斤。”

    究竟有多少“贵州龙井”远销外地呢?湄潭县副县长杨游明说,湄潭年产茶叶近1800吨,一半以上远销外省,由于很多交易在市场外进行,到底有多少茶叶作为“龙井”外销无法统计。

    时间差和价格差是外省茶商不远千里来到贵州收购假龙井的主要原因。“贵州春茶上市较早,晴隆、普安大概在3月初,湄潭在3月15日左右,而浙江的春茶通常要迟10天到15天。春茶销售与时间的关系很大,一天一个价,从上百元一斤到几十元一斤,悬殊很大,茶商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另外,在贵州收购春茶,一公斤假龙井的均价不超过120元,到浙江后,经过茶商包装,可以卖到四五百元,利润空间很大。”湄潭茶场场长童志忠说。

    即使将跨省收茶的成本费用全部算上,茶商依旧有利可图。

    3月29日,杨德余与朋友花7000元合租了一部东风大货车,将7000余公斤茶叶从湄潭运回安徽。货车连续行驶46个小时后,于3月31日到达峨桥。

    4月4日,记者乘机飞往南京,次日进入安徽,经芜湖市转车来到“江南第一茶市”――峨桥茶市――这是一个拥有上千家固定门面、3000多个摊位和大量散户的国家级茶叶批发市场,2003年成交额已达14亿元。

    记者找到杨德余时,他正在门面上忙活。几名浙江茶商刚刚选定了一批茶叶,杨德余手脚利索地将其分装打包。“我从贵州采购了将近1500公斤茶叶,几天就卖光了。一公斤茶叶能赚五六元钱。”他说。

    一位浙江新昌的茶商说,明前龙井产量有限,需求量大,价格高。慕名来产区买茶的外地消费者却趋之若鹜,“贵州茶的品质并不差,混杂在中间根本就分不出来。”他说。

    据繁昌天香茶叶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昌海估算,峨桥茶市每年批发的假龙井不下5万公斤。他说:“四川、湖南、贵州都有假龙井。说句不好听的,有些假龙井还要高价返销回贵州。”

    鱼目混珠,管理跟不上难免自毁品牌

    杭州西湖边的梅坞,古来即是产茶之乡。春茶时节,前来买茶的游客不绝如缕。43岁的上海游客熊新华花900元钱买了0.5公斤龙井,他颇有些不放心地说:“靠肉眼看、舌头尝,我们哪里分得出真假。”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沈红说:“实际上,特级狮峰龙井有其独特之处,外形上平扁光滑,呈糙米色,汤色微黄,香气持久。外省仿冒的龙井在色、香、味上虽有区别,但并非普通消费者能够分辨。”

    2001年底,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后,原产地域被分为西湖、钱塘和越州三个产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白堃元说:“原产地域内不同产区的龙井茶,风格大相径庭。比如,西湖龙井芽叶小巧纤秀,属清香型,而新昌大佛龙井叶片较大,属栗香型。但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如果有外省仿冒的茶叶混杂其间,监管上的难度很大。”

    这种产区差异给了商贩以可乘之机,他们将外地茶叶拼配到原产地的龙井茶里,叶片大一些的冒充大佛龙井,小一些的则冒充西湖龙井,外行几乎无法分辨。有关人士称,龙井茶的生产分散在各家各户,尽管有关部门按照各家茶园的面积、产量核发防伪标记,但其制假售假仍屡禁难止。

    此外,据记者了解,茶叶外包装和商标标识管理不严,也成为假龙井泛滥的原因之一。今年3月,杭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检查西湖茶叶市场时发现,极品西湖龙井、超特级西湖龙井、精品西湖龙井等名目繁多的茶叶摆满货架,而根据相关标准,杭州龙井茶只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6个等级,上述名目纯属混淆视听。

    杭州市西湖区技术监督局标准计量科科长洪守霞认为,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消费者还并不十分了解这些龙井茶在标识上的细微差别,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龙井茶的产区扩大后,给管理监督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龙井茶的品牌形象甚至可能毁于一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位专家说。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