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饮咖啡“井喷”年在即 “茶饮料”竞争也升级
作者: 来自:中华茶网 时间:2004-12-18
茶饮料市场经过2001至2003年的高速度发展,并伴随着明年3月份茶饮料国标的实施,茶饮料竞争面临升级考验。此外,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健康、享受、方便的即饮咖啡也将成为市场热点。
饮料市场的更替时间加快,品种、花色令人目不暇接。在饮用水、果汁、茶饮料、功能饮料大热之后,即饮咖啡也随之升温。
据雀巢最近的市场调研资料显示,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城市咖啡消费量是每人每年4杯,年销售额大概在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5年可望达到45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1倍以上,难怪有业内人士称明年为咖啡“井喷”年。
近些年,中国咖啡种植和消费的发展引得食品巨头瞩目、眼红。雀巢、麦斯威尔、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工厂或分公司,咖啡开始进入部分中国人的家庭或生活中。有资料显示,内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费量还不到一杯,市场空间和想象由此可知。 在即饮咖啡市场,目前,中国内地还处于预热阶段。
毋庸置疑,即饮咖啡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即饮咖啡市场迟迟不能启动呢?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几条答案:缺乏情感诉求;口味不适应中国消费者,且相比纯正咖啡要差,包装不够漂亮、携带不便;市场推广、广告投入不够;价格偏高难接受,健康诉求含糊不清等。
另外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咖啡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因此,针对内地市场,更应该有耐心进行咖啡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宣传咖啡历史文化,培育更多的消费者,才能更快拓展内地市场。
相对来说,目前咖啡的消费者多是有品位的人群。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即饮咖啡的人群与日俱增,从而对方便的即饮咖啡的需求则更会放量增长。从市场分析来看,目前城市消费群依旧是即饮咖啡的主力军。
无论2005年能否成为即饮咖啡“井喷”年,但有一点可以预测或期待,谁把握饮料业新一轮的发展趋势,谁就可能成为该行业翘楚。
茶饮料在2001至2003年形成空前主流规模,得益于康师傅、统一两大巨擎的合力引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与健力宝也开始介入,使竞争加剧,尤其是2005年3月份开始实施的茶饮料新国标,也就成了该领域重新洗牌的好机会。
竞争思变。综观市场,茶饮料品牌虽有各自的卖点,其实大同小异,到底谁能占领市场主导地位,价格战的优势已不明显。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对茶饮料口感体验的满足度和一致性并不同,主要是出于消暑解渴的需求才产生购买。除了提高茶饮料的科技含量,还要摸准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不断推陈出新。
饮料行业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变,2005年茶饮料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厂商与消费者都在拭目以待。
饮料市场的更替时间加快,品种、花色令人目不暇接。在饮用水、果汁、茶饮料、功能饮料大热之后,即饮咖啡也随之升温。
据雀巢最近的市场调研资料显示,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城市咖啡消费量是每人每年4杯,年销售额大概在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5年可望达到45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1倍以上,难怪有业内人士称明年为咖啡“井喷”年。
近些年,中国咖啡种植和消费的发展引得食品巨头瞩目、眼红。雀巢、麦斯威尔、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工厂或分公司,咖啡开始进入部分中国人的家庭或生活中。有资料显示,内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费量还不到一杯,市场空间和想象由此可知。 在即饮咖啡市场,目前,中国内地还处于预热阶段。
毋庸置疑,即饮咖啡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即饮咖啡市场迟迟不能启动呢?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几条答案:缺乏情感诉求;口味不适应中国消费者,且相比纯正咖啡要差,包装不够漂亮、携带不便;市场推广、广告投入不够;价格偏高难接受,健康诉求含糊不清等。
另外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咖啡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因此,针对内地市场,更应该有耐心进行咖啡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宣传咖啡历史文化,培育更多的消费者,才能更快拓展内地市场。
相对来说,目前咖啡的消费者多是有品位的人群。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即饮咖啡的人群与日俱增,从而对方便的即饮咖啡的需求则更会放量增长。从市场分析来看,目前城市消费群依旧是即饮咖啡的主力军。
无论2005年能否成为即饮咖啡“井喷”年,但有一点可以预测或期待,谁把握饮料业新一轮的发展趋势,谁就可能成为该行业翘楚。
茶饮料在2001至2003年形成空前主流规模,得益于康师傅、统一两大巨擎的合力引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与健力宝也开始介入,使竞争加剧,尤其是2005年3月份开始实施的茶饮料新国标,也就成了该领域重新洗牌的好机会。
竞争思变。综观市场,茶饮料品牌虽有各自的卖点,其实大同小异,到底谁能占领市场主导地位,价格战的优势已不明显。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对茶饮料口感体验的满足度和一致性并不同,主要是出于消暑解渴的需求才产生购买。除了提高茶饮料的科技含量,还要摸准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不断推陈出新。
饮料行业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变,2005年茶饮料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厂商与消费者都在拭目以待。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