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国式“可乐”——特色茶饮料

作者: 来自:壹食品中国网 时间:2004-11-30
分享到:
    茶、可乐饮料、咖啡饮料、酒类都是大众饮品。由于我国是茶的故乡,且茶产量很大,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将茶饮料发扬光大,以挑战包括可乐型饮料在内的其他饮品,发展饮料经济。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泡一杯浓茶,取一瓶可乐饮料,让人对照饮用,就会发现,浓茶的提神醒脑作用相当明显。传统植物兴奋剂有三种,即咖啡因、氨茶碱、可卡因,茶叶中含有两种。此外,茶叶还含有L-茶氨酸、黄酮和许多其他人们已知的功能成分和营养物质。从这一角度来看,茶饮料具备挑战可乐饮料的条件。
  事实上,茶是很古老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大众接受的饮品,饮用历史源远流长,极具生命力。目前,以茶叶为原料的相关制品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近年来,茶饮料销路很好,然而,如果把现有瓶装茶饮料与可乐饮料做对比,可能就没有泡的茶水那么有优势了。不少茶饮料生产厂家在灌装、提取、配料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往往倾向生产酸甜口感的产品,茶的风味和特色不十分明显,有的还缺少茶的实质内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稳定技术。茶叶中的咖啡因在冷水中很难溶解,茶饮料灌装后以冷饮或常温销售,其中的咖啡因和其他生物碱会析出并沉于瓶底,饮用时实际上大部分被浪费掉了,当然也就没有现泡的热茶那么提神了。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使生物碱转化成盐溶解在水中,所以建议没有使用稳定剂及溶解生物碱技术的生产厂家,考虑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生产出有实质内涵的产品,参与饮料市场的竞争。
  茶饮料要想与可乐饮料竞争,应在发挥茶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风味。笔者推荐几种方案供大家参考:其一是,取山野茶直接炒制,不经发酵制茶饮料;其二是,取一部分炒制山野茶与茶叶配伍为原料生产茶饮料;其三是,无论用绿茶还是红茶,将其与豆科植物的种子、茎叶提取物配制茶饮料。人工栽培的和天然野生的豆科植物品种很多,对它们的“类咖啡”、“类可乐”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借鉴和应用。它们中有的口感类似可乐的苦味,还有的含有黄酮、叶黄素等功能成分。用它们强化茶饮料的功效,这样的茶饮料在功能方面是很多饮料竞争不过的。
  可乐型饮料多数是碳酸饮料。茶饮料亦可制成碳酸饮料。当然,茶饮料不一定要制成碳酸饮料才可参与竞争,重要的是增加内涵,并开发出新型科技产品来加强竞争力。其实在我国的植物中,各类的山野茶,如凤尾茶、梁王茶、白叶茶、桑叶、柿叶、银杏叶、葛花、淫羊藿、薄荷叶、芙蓉叶等,均有开发价值,甚至不乏出奇制胜的特点。无论是山野茶还是人工栽培茶,厂家都可用来制“特色茶饮料”,参与饮料经济的竞争。
  茶、可乐饮料、咖啡饮料都是大众饮品。由于我国是茶的故乡,且茶产量很大,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将茶饮料发扬光大,以挑战包括可乐型饮料在内的其他饮品,发展饮料经济。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